【精品推荐】明代成化青花瓷器的闪耀之星------成化青花折枝花果杯赏析品鉴


来源: 韩国新华网   时间:2021-04-26 10:44:12





  明成化朝历时23年,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全面恢复正常,是中国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,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。
  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、端巧工细,后人对其评价颇高。
  成化初期的官窑青花瓷器胎薄、釉白、庄重典雅,绘画方面与宣德青花相似,尤其是采用进口苏麻离青,更难与宣德青花区分,是苏麻离青料的绝唱之作。
  本件明成化青花杯口微撇,尖唇,浅弧腹,平底微上凹,卧足,通体施白釉,极细腻,透光性良好,足底削釉露胎,胎质洁白坚实,杯内底上用青花绘以莲花纹,外口沿及足上一周以双线青花弦纹装饰,腹壁上绘有三幅折枝花果图案。
  整体庄重圆润,娇巧玲珑,胎薄釉润,大气精美,极为珍贵。
  成化瓷器以釉质精细如玉,而堪称明代官窑之冠。
  科学测试表明,
  成化官窑瓷胎中含铁量不仅比元代至明宣德时低,
  而且比后来的嘉靖瓷器也低,
  故胎质较薄,而且洁白细腻。
  成化瓷器釉色有白中微闪灰青和白里微闪牙黄两类,透光度均较好。
  成化装饰题材丰富:
  有缠枝莲托八吉祥、云鹤、海水龙、穿花龙、香草龙、狮子戏珠、麒麟、团花瑞果、折枝花鸟、龙凤呈祥、莲池游鱼、荷莲水草、折枝花果、折枝灵芝、缠枝花卉、湖石山茶、松竹梅、海怪、杂宝、婴戏、天马、团凤、瓜藤、阿拉伯花、梵文经语等。
  由于设计思路开阔自由,遂使图案富有轻松愉快,清新雅致的艺术效果。
  釉层柔润温和,胎体细腻,玉质感极强。
  从传世品及出土物看,青花瓷是成化官窑瓷器中的大宗产品,造型以小巧的杯、碟、碗、盘、高足杯为多,造型隽永,线条柔和圆润,胎质洁白肥腴,润如凝脂,其上青花色淡,却恰似云遮雾障,若隐若现之感。后世仿品无法比拟。
  明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》中称:“窑器初贵成化,次则宣德。杯盏之属,初不过数金,顷来京师,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,为吐舌不能下。"足可见其珍贵。
  与宣德大碗(2.02亿港币)和成化斗彩鸡缸杯(2.8124亿港元)的惊世骇俗相比,成化青花瓷要“低调”得多,但在拍卖场上,它同样大受追捧,表现不遑多让。
  早在2013年,一件盈盈在握的青花秋葵纹小碗就以1.41亿港币的拍卖价拔得头筹。而在香港苏富比2017年春季拍卖会上,源自明朝成化年间的一只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杯(国产平等青料)也以3385万港币的不菲价格成交。
  明成化年间,景德镇御窑厂生产技术登峰造极,屡出新颖独特之品,造就了成化瓷器美名。成化朝的官窑青花瓷早期部分继续使用弥足珍贵的苏麻离青料,宣德遗风仍存,其青花发色犹可见苏麻离青料的发色特征,青料发色浓艳、蓝中带黑,纹饰中常伴有深入胎体的黑褐色大小不同且不均匀的斑点,用手抚摸有高低不平感觉,俗称“咬胎”的现象。此类青花杯价值远在后期使用平等青颜料的同类瓷器之上。
  成化中后期大多数使用的是江西乐平县产的陂塘青,也叫平等青,其特点是青花颜色清淡典雅,蓝中闪灰,呈色非常稳定、平静。
  作为一个好茶之人,看着几千万上亿的古董茶器,眼前一亮的还是这只明成化的青花折枝花果纹卧足杯。
  此件青花折枝花果纹卧足杯造型秀美,盈手可握,适于把玩。胎体细致精妙,器形玲珑秀美,绘工含蓄婉约,触感温润如玉,比例和谐悦目,底款为双圈六字“大明宣德年制”年款,为明代早期成化仿宣德官窑制品,官仿官之名品。
  本件青花杯种种成化御窑特质,均集于一身。各种细节无处不显现成化品位。除了傲然于世的成化斗彩,玲珑秀奇、端巧工细的成化青花亦是成瓷中的翘楚,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。
  其虽不可与“斗彩”争艳,但其清丽之仪容也足以令众生倾倒。

  我们尊重原创!
  青花折枝花果杯为私品会所藏,
  私品会所推送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  微信号:sipinhui
 

  版权及免责声明: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,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“韩国新华网”,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。凡转载文章,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。版权事宜请联系:。

今日要闻

何善蒙:借浙江义乌东风 推动傅大士文化出海 何善蒙:借浙江义乌东风 推动傅大士文化出海

热点新闻

热点舆情



版权所有:韩国新华网